近日,2022年“挑战杯”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圆满落下帷幕。经前期学院初赛选拔,民族器乐系共5个项目推荐到省赛,经过激烈角逐,参赛项目全部获奖,数量居学院首位。其中,《唐音——国内专精于民乐支教的筑梦团队》荣获金奖;《声生不息可持续发展的国乐文创产品设计》《樂之梦》《甜品颂》《“殊音”民族文化体验馆》荣获铜奖。
在学院团委的正确指导下,民族器乐系积极组织项目团队参加学校专题培训会议,认真准备校赛材料及路演答辩。校赛结束后,参赛学生及指导老师结合评委意见,修改打磨申报项目书、答辩PPT及项目讲稿,不断对项目进行优化完善。民族器乐系将始终致力于激发学生创新热情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,引导广大青年在竞赛中学习成长,在奋进中激荡青春,在挑战中放飞梦想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项目名称
《唐音》——国内专精于民乐支教的筑梦团队
团队成员
侯俊男、魏羡如、张芝宇、于小禾、李昕芮、李佳阳、林圣赢、胡晶晶、张可欣、王奕凝、唐开鑫、郭艺骁
项目简介
唐音是国内专精于民乐支教的筑梦团队,致力于将民族音乐表演与创作播洒在祖国大地上。团队成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,打破固有教学模式,针对性制定能够让民族器乐与创意美术相结合的美育教案。作为传统民族艺术专业的青年支教团队,项目以纯公益开展乡村文化振兴及支教活动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弘扬中国精神为责任使命,将表演艺术与舞台实践自觉融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,用艺术支教与惠民演出反映伟大新时代,凝聚奋进力量,奏响时代强音。
负责人侯俊男参赛感悟
人们常说:世界上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,世界上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。在参赛过程中,这是我们团队最真实的感悟。回首团队共同奋战、洒满汗水的日子,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从构思计划书到备战校赛答辩,从校赛突围再到省级决赛,这不仅是一件作品日臻完善的过程,更是团队每个人成长的最好见证。感谢各位指导老师及校团委老师的指导和帮助,总是第一时间为我们答疑解惑,给予我们温暖陪伴。这是一场头脑风暴,更是一次创新思维的碰撞,未来我们会带着积极态度勇往直前,再创佳绩!
项目名称
声生不息可持续发展的国乐文创产品设计
团队成员
陈馨妤、李佳臻
项目简介
本项目专注于国乐相关的文创周边产品开发与推广,融合中国传统国乐元素,从多角度进行可持续设计的产品开发,让国乐文创融入生活。结合“互联网+”发展的大思路,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时尚文创产品进行耦合,最终形成文化与产品的双重传播,打造音乐文创产品的个性化品牌。
项目名称
樂之梦
团队成员
郭校辰、丛中笑、隋宜轩、高艺、苗露、朱灿、史莲淼
项目简介
樂之梦是集线上民乐团+音乐教育为一体,并传播国乐文化关爱乡村儿童的教育服务型团队。团队通过线上民乐团,收获流量并发展潜在消费群。打造樂之梦APP,针对6—13岁儿童开放全方位教学记录,由专业老师进行一对一教学和陪练服务,使课程质量得到保障。
项目名称
甜品颂
团队成员
方绪淳、于小禾、林圣赢、盛立佳、黄潇
项目简介
公司以创新、文化、服务为主。以背靠相关专业院校为主体,开设预制菜(半成品)+高校旗舰店+甜品小站为经营模式,线上+线下立体式销售。公司得天独厚的优秀艺术资源,在保证顾客能得到味蕾满足的同时,建立一个艺术学子社交、学术探讨新平台,并且为周边职场人员搭建培养艺术审美、提高艺术品味的场所。
项目名称
“殊音”民族文化体验馆
团队成员
刘佳琪、田玲郡、赵雅慧、周雨彤、苏庭萱、王赫晨
项目简介
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以美育培训,素质教育为内核,结合新文科建设,开展一个区别于教育机构的文化体验馆,升级教育理念,为亲子家庭提供深入了解,休闲娱乐,艺术学习等一站式服务。项目宗旨是让民族艺术走进家庭,培养知中国、爱中国,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,同时为民族精神提供更全面的文化环境支撑。
每一份坚持都应该铭记
每一步前行都值得喝彩
迎接挑战
民乐学子永远在路上
文字/王晓飞
编辑/杨雨欣、洪双午
初审初校/王晓飞
复审复校/温雅
终审终校/常亮